广州江高镇党校:打造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,推动农村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

元描述: 广州江高镇党校创新设置“4+4+4”课程教学体系,打造“1+1+47+356+N”党员教育矩阵,开设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,以“四个一”活动打造“沉浸式”党纪学习教育课堂,推动农村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吸引人的段落: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,农村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,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发展和基层治理。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,成为了各地党校关注的焦点。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党校,以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为主题,创新设置“4+4+4”课程教学体系,打造“1+1+47+356+N”党员教育矩阵,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的新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:打造农村党员教育特色品牌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 是江高镇党校打造的特色党员教育品牌,它以“沉浸式”体验为核心,将党员教育融入到农村实际工作中,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成长。

“4+4+4” 课程教学体系

江高镇党校根据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,创新设置了“4+4+4”课程教学体系,具体包括:

1. “四项基本原则”: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,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

2. “四项能力提升”: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加强基层治理、乡村产业发展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学习培训,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的能力。

3. “四种学习形式”: 灵活运用课堂讲授、案例分析、实地考察、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。

“1+1+47+356+N” 党员教育矩阵

江高镇党校建立了“1+1+47+356+N”党员教育矩阵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的党员教育网络:

1. “1”: 即江高镇党校,是全镇党员教育的主阵地,负责制定整体培训计划,组织开展核心课程和专题培训。

2. “1”: 即江高镇党建文化广场,是党员教育的阵地,汇集了党建文化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内容,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空间。

3. “47”: 即江高镇47个村(社区)党支部,是党员教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负责组织党员参加党支部学习、主题党日活动等。

4. “356”: 即江高镇356个村民小组,是党员教育的触角,将党员教育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,让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
5. “N”: 是指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,探索“互联网+党员教育”等新模式,为党员干部提供更加便捷、灵活的学习方式。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是江高镇党校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开设的特色课程,以“桂花树”寓意党员干部像桂花一样,香飘四溢,默默奉献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“四个一”活动打造“沉浸式”党纪学习教育课堂

为了切实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、知纪、明纪、守纪,江高镇党校开展了“四个一”活动,打造“沉浸式”党纪学习教育课堂,取得了显著成效:

1. “一场参观学习”: 组织党员干部到江高镇综治中心、指挥调度中心等地参观学习,了解基层治理、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,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的能力。

2. “一次模拟演练”: 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模拟演练,例如使用智慧城管平台、智慧水务系统等,提升党员干部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。

3. “一次分享交流”: 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,分享学习心得体会,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。

4. “一堂纪律党课”: 邀请镇党委领导班子主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,以典型案例为素材,讲解党纪条例,提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。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的成效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的开展,取得了显著成效:

  • 提升了党员干部政治素养: 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增强了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了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了“两个维护”,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明显提高。
  • 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: 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,提升了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的能力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  • 强化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: 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纪条例,深刻认识到遵守党的纪律的重要性,强化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。

关键词:农村党员教育

农村党员教育的现状与挑战
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:

  • 学习内容与农村党员实际需求脱节: 一些农村党员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,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,难以满足农村党员实际工作需求。
  • 学习形式单一,缺乏吸引力: 一些农村党员教育形式较为单一,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,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。
  •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: 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党员教育资源相对匮乏,难以满足党员教育需求。

农村党员教育的几点建议

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,需要采取一些措施:

  • 加强顶层设计,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党员教育体系: 根据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,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党员教育体系,明确教育内容、形式、方法和目标,确保教育工作有的放矢。
  • 创新学习内容,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: 将农村党员教育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、基层治理、农村产业发展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,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,让党员干部学有所用。
  • 丰富学习形式,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: 运用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、实地考察、互动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,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。
  •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,缩小城乡差距: 加大对农村党员教育资源的投入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配备专业师资,为农村党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江高镇党校为什么要打造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?

江高镇党校打造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,旨在针对农村党员特点,将党员教育融入到农村实际工作中,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成长,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2. 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有哪些亮点?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的亮点在于:

  • 以“沉浸式”体验为核心,将党员教育融入到农村实际工作中。
  • 创新设置“4+4+4”课程教学体系和“1+1+47+356+N”党员教育矩阵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的党员教育网络。
  • 以“四个一”活动打造“沉浸式”党纪学习教育课堂,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3. 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取得了哪些成效?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,提升了党员干部政治素养、服务群众的能力和纪律意识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4. 如何评价江高镇党校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上的创新?

江高镇党校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上的创新体现在:

  • 紧密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,打造特色课程和教育矩阵。
  • 探索“沉浸式”体验式学习,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。
  • 注重党纪学习教育,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。

5. 江高镇党校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有哪些启示?

江高镇党校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有以下启示:

  • 要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工作。
  • 要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,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  • 要加强组织领导,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体系。

6. 未来江高镇党校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?

未来,江高镇党校将继续深化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,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,加强教育资源配置,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党员干部。

结论

“桂花树下学思想”特色课程的成功,体现了江高镇党校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上的创新探索,为其他地区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相信在各级党校的共同努力下,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撑。